2020年温针灸足三里筑基记录

2020-06-03 by Vincent Ping

进入六月,上海的天气越来越潮湿,天气总是闷闷的,而雨一直下不下来,身上总感觉黏糊糊,就算刚洗个澡也清爽不了几分钟。呆在这样的环境里久了,胃口就会受影响,吃饭都提不起兴趣。又不想开空调,怎么办呢?

其实这样的湿热天气里,却是艾灸养生的好时候。

艾灸养生中有一种叫“三伏灸”,就是在夏天的三伏天进行艾灸以调理身体。关于“三伏灸”的介绍网上很多,我就不赘述了。今年因为农历闰四月,入伏稍晚,要到7月16日才入伏。但是伏前的一个多月其实就可以开始艾灸计划。

我在两年前的2018年曾参加“正安聚友会”活动,跟随孙老师学习“三伏灸”,当时坚持每周五次,艾灸一百次,受益很大。除了脾胃功能改善,免疫力也提高很多,腿脚有力,感冒也很少得了。19年因为时间关系,没有艾灸,今年一直有三伏灸的打算,就从6月1日开始吧。

以下为本人实践记录,仅作为记录保存,有想做三伏灸者请咨询有经验的医生和老师。

温针灸足三里

2018年学习的就是这个温针灸足三里穴。

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要穴,之所以选择这个穴位艾灸,是因为其是人体一个重要的保健穴位,四总穴歌中第一句就是“肚腹三里留”,民间也有“艾灸足三里,等于吃一只老母鸡”的说法,可见其保健功效。另一个方面足三里穴在小腿外侧上,艾灸禁忌较少,自己艾灸比较方便和安全。

另外,选择温针灸足三里,也是因为比较方便,在足三里穴进针,然后将艾柱插在针尾,点燃艾柱即可。人还可以继续坐着不耽误学习和工作,只是不能移动而已。而手持艾条悬灸的话,时间稍长手会累;用麦粒灸或者艾绒隔姜灸又需要躺下,自己操作不方便。

温针灸足三里

具体操作

  1. 仔细找准足三里穴。

  2. 使用0.35x60mm的一次性针具,进针。自己进针的话,可以使用针管,比较方便。

  3. 用牙签在姜片中间扎个眼,然后穿到针上。姜片厚度以皮肤不烫为度。

  4. 再用牙签在艾柱上扎孔,然后放在针的顶端(针尾)。艾柱上的洞深一点,这样挂得稳一些。

  5. 用打火机点艾柱,注意从艾柱靠近皮肤一端点火。

  6. 一般一次灸2-3柱,大概需要40-50分钟。等艾柱燃烧完后,轻轻一弹就掉了,下面用一张废纸接住即可。

  7. 灸完了,先去掉艾灰,等针凉了取下姜片,然后一边轻轻来回捻转一边出针。出来后用大拇指按压针孔,如果有血滴用棉球或者餐巾纸擦去即可。如果出针时针很紧,有可能是滞针现象,可以按压针孔周围皮肤,等针松动些再出针。

注意事项

  1. 足三里的取穴

    一般采用多种取穴法互相结合来定位。一种是很多书上写得:外膝眼下三寸,四横指为三寸;第二种是,由下向上推胫骨脊,到推不动时(这里会有一个凸起),外开一横指;第三种是先找到阳陵泉: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,这个比较好找。然后再向下斜前方(差不多45度角)一横指,就是足三里了。

    记住,这都是坐着取穴,大腿基本与小腿垂直情况下的找穴方法。如果是躺下腿伸直的情况,位置会有变化。差不多向下要移一寸左右。

    这里的“寸”指“同身寸”,也就是取穴者自己的“寸”,“中指同身寸”是以中指中节屈出时内侧两端纹头之间作为1寸;而“拇指同身寸”是以拇指指关节的横度作为1寸;另外四指并拢差不多3寸。取穴最准确方法是“骨度取穴法”,大家搜搜就知道了,只是要记很多东西,比较麻烦。

  2. 初学者害怕扎针

    本人从小就怕打针,去医院针灸还出现过几次晕针现象。记得两年前,我自己第一次扎足三里,拿着针犹豫了好久好久。后来一咬牙上了!坚持了一百多次,从开始的犹豫、纠结到后来慢慢的接受、快快下手,再到最后每次扎自己有点跃跃欲试。算是克服了怕针心理。不过好久又没扎,今年再来扎,心里又有点忐忑。

    给自己的安慰是:足三里相对比较安全,一般应该不会扎坏什么的;另外,想想那些针灸名医,开始学针灸时也都是要先在自己身上反复练习的,熟练了才给病人扎的。想想这些,自己就多一些勇气了。

    温针灸中扎足三里,进针比平时只是毫针扎足三里要深一些,因为针尾要装艾柱,不深一点会挂不住。所以进针时,有时候难免会扎到骨头而下不去。一般这是因为进针角度问题。足三里穴在胫骨和腓骨之间,要扎进骨缝中才能下去。

    这个时候不要担心,稍微提拉起针,然后调整角度继续尝试。多试几次就有经验不害怕了。

  3. 其他的一些注意事项

    • 最好上午10点到下午4点之间艾灸,晚上9点之后尽量不要灸了;

    • 百日筑基,三伏灸坚持一百次的话,一般每周灸3-5次,如果有上火症状,就停几天;

    • 灸前可以喝点温水。而灸后口渴也可以喝温水,不要喝凉水。另外灸好后不要马上吹风,同时至少半小时再吃饭,洗澡什么的也要隔时间久一点。

    • 人太累、心情不好、暴雨雷电气候反常时不要针灸。本人前年曾在心情不好时艾灸,结果出现晕灸,头晕心慌,脸色苍白,赶紧中止,息灸起针,躺一会才恢复。

    • 糖尿病患者因为皮肤伤口难愈合,最好不要温针灸,可以选择艾条悬灸。

    • 用过的针要注意收拾,可以放在一个废玻璃瓶里,等一定量了一起扔到有害垃圾中。

百次筑基第一次的自我感受

我身体比较敏感,2018年第一次艾灸后,回家就开始发烧38度,连续三天,没吃药,就是喝水卧床休息,三天后就好了。后来也出现过因为心情不好,晕针晕灸现象等。

所以这次艾灸我也有点担心,但是实践下来一切顺利,只是艾灸时微微有点头晕,然后灸好后口很渴,多喝温水就好了。

艾灸过程中,开始灸一会后小腿就开始发热,然后慢慢向下,脚底很热。快结束时,膝盖处才开始发热。

记得18年艾灸也是这样的过程,热先是向下,然后灸20多次后再向膝盖走,膝盖又经过很长一段时间(大概到80次),才能上行到大腿,最后是上行到胃肠部。

这次艾灸完后第二天,大腿部有隐隐的热,持续了一整天。可见,这次艾灸的热量已经向上传了,只是艾灸当时小腿和脚太热,没有感觉到而已。